金瓜石的黃金博物園區是我這次造訪的主要景點。
上次來也是在這一帶晃晃,
也算是金瓜石最著名的觀光區了吧!
以下照片都是用GF1的傻瓜模式拍的,
但檔案有縮小,畫質整個就變差了!
對GF1有興趣的人就加減參考看看拍出來的感覺,顏色表現之類的吧!,
這是黃金博物園區入口處看過去的景色。
我只知道一座是茶壺山,另一座不知道(是的,我完全沒在做功課的)。
進入園區最先遇到的是四連棟。
就是以前的日式宿舍。
但紅磚圍牆絕對是台灣的特色,我印象中,
很少在日本看到房子外頭蓋紅磚圍牆的。
這也算是一種到台灣後的改良式日式建築吧!
據說這一個房子在偶像劇「轉角遇到愛」裡頭有出現。
我沒有看台灣偶像劇的習慣,
不過有一次轉電視剛好就瞄到這個畫面,
我不小心轉台時剛好瞄過的偶像劇畫面大概也是十根手指頭以內,
竟然就這麼剛好有看過這棟房子出現的畫面,
這也算是我跟金瓜石的緣份吧!
太子賓館,很典雅的日式建築,
但跟四連棟一樣,我覺得是台灣式的日式建築,感覺跟日本本土的就是有不一樣的感覺!
但我也說不出為什麼,反正就是一種感覺啦!(有人可以解釋給我聽嘛?)
打這篇文章前,剛看完民視的熱島效應專題,看到照片裡的這一大片綠油油,真是好舒服。
沁涼上心頭!
這個日式庭園也不像正統日式庭園,算是台日混和式吧!
可能因為照片縮小的關係,我還是覺得原始照片比較美。
想拍一張藍天綠地&小花的照片來展現顏色的鮮豔。
但檔案縮小後整個都變調了!煩!要如何縮小照片檔案又不影響照片品質呢?
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看到我想造訪但沒開的咖啡館的露台。
從咖啡館的露台看出去的景色應該很美。
下次一定要挑他們有開的時候再過去!
照片中間屋頂的地方有兩個圓圓的水塔,
一個白色,一個藍色,這兩個水塔有彩繪木頭鷹在上面喔,
超可愛的!可以加減美化環境景觀。
由此可看到咖啡館主人在小細節上的用心。
蘇菲非常注重小節,最喜歡去注意這種比較少人會留意到的地方了!
這個步道設計成長得像礦坑小鐵軌的感覺。
還蠻可愛的,走起來也挺好走的。
更棒的是,這一條路不是主要路線,沒什麼人在走。
我可以悠哉的在兩邊看植物,享受安靜。
太陽真的很大,沒有樹蔭的路大家就不愛走了。
這個就是茶壺山啦!山頂的石頭有沒有看起來像一個茶壺呢?
爬上金瓜石神社(又叫黃金神社)後看下去的風景。
其實從黃金博物館上來金瓜石神社的路很短,大約六百公尺。
上去大概不用到二十分鐘。
不過太久沒爬山了,中間停下來休息了兩三次。
但休息時看過去的風景就已經很漂亮了。
太久沒爬山,本來擔心隔天會變鐵腿,
還好前一天有去上瑜珈課,腿筋有拉開。
隔天起床後,只有大腿後外側靠近膝蓋的一塊肌肉有痛。
想來是瑜珈課沒有拉到的地方。
下次上課要去跟老師請教一下什麼動作可以拉那條肌肉?
黃金神社看過去的茶壺山。
爬上來以後的風很涼,景很美,真的非常值得多走這一段。
辛苦爬上來以後看到的黃金神社遺跡。只剩下石柱了!
有沒有很像希臘神殿遺跡的那種感覺呢?
這是從黃金博物園區的另一端看過去的太子賓館遠眺景。
請注意照片右側,為了美化環境,
路邊的水管管線有用木板蓋著,稍加修飾一下。(就說我特愛注意這種小細節啊!)
有一朵雲飄過來,籠罩了茶壺山,
看起來以為要變天,但其實一會兒後又豔陽高照了。
搭車回程途中,巴士停在九份載客時,從車上拍出去的景色。
好吧,雖然我討厭九份的人多,但因為九份地勢比較高,在看景觀上還是比金瓜石看到更遠更多的景。
不過其實九份跟金瓜石分居山的兩側,其實看過去的海景是不一樣的方向。
九份這邊看過去的,是基隆的方向吧!(我自己猜的)
金瓜石看過去的又是哪裡呢?是水湳洞那邊嗎???(又被抓到沒有做功課)
- Aug 30 Mon 2010 02:52
山城金瓜石半日遊(下)--GF1新手外景試拍篇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